• 13377
撰文 /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圖 /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2011年7月20日(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因應「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特舉辦「我的生活經驗分享」座談會(議程詳見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News05.html),會中邀請莊淑旂、陳秋月、陳瑳瑳(見圖1)、劉秀華、呂洪淑女(見圖2)5位傑出女性,藉由和其對談,使在場所有參與的人員能和5位女性一同回憶這段美麗中交雜哀愁的人生。

中研院台史所「我的生活經驗分享」座談會,主持人與3位主講人合影(上午場)。中研院台史所「我的生活經驗分享」座談會,主持人與2位主講人合影(下午場)。
 瀏覽大圖  瀏覽大圖

▲圖1:2011年7月20日上午綜合討論後,主持人與3位主講人合影,由左至右為主持人詹素娟教授,主講人莊淑旂、陳瑳瑳、陳秋月女士。

▲圖2:2011年7月20日下午綜合討論後,主持人與2位主講人合影,中為主持人許雪姬教授,左與右分別為主講人呂洪淑女與楊秀華女士。

第一位主講人莊淑旂(1920年出生,臺北人),從小跟隨其父耳濡目染熟習傳統醫學,於1951年取得中華民國中醫師資格,並在1956年入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藥理學教室工作,1961年獲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她兼學中西醫,結合兩者之長,且因父親與丈夫死於癌症,致力推廣防癌保健觀念,自創「防癌宇宙操」。更因長期從事癌症的研究與防癌推廣的傑出表現,促進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獲得日本善行會的表揚。

第二位主講人陳秋月(1925年出生,臺南善化人,蘇哲夫之妻),善化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19歲通過考試後參加第2回海外看護助手派遣隊,1944年3月派往香港(見圖3)直到1945年5月返回臺灣。她於香港陸軍醫院外科服務,負責衛生材料的準備、消毒器械。最令她感到辛苦的就是要記住各類器械的名稱,以配合手術時醫官的需要。這段經歷最令她難忘且難過的是一位神經剝離患者,很有精神地進手術室,卻因手術時失血過多,戰爭時期因無血可輸而過世,人命猶如草芥一般不受重視。

中研院台史所藏:1944年陳秋月於香港擔任看護助手時留影(獨照)中研院台史所藏:1944年陳秋月於香港擔任看護助手時留影(合照)
 瀏覽大圖 瀏覽大圖

▲圖3:1944年陳秋月於香港擔任看護助手時留影。(圖像來源:蘇哲夫與陳秋月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第三位主講人陳瑳瑳(1920年代出生,臺北人,黃天橫之妻),父親為板橋林家林熊光總管陳振能。建成小學校、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中)畢業。1947年至1953年擔任臺大中文系事務員,並曾於YMCA教授日文長達40年,作育英才不遺餘力。1977年遷居臺北青田街,2003年起從事再造青田街歷史街區活動。

第四位主講人劉秀華(1921年出生,臺南人,劉瑞山五女,楊基銓之妻,現為國際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關懷臺灣的政治前途與國際地位),1938年畢業於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據統計,1922年至1937年共有1,113名日籍女性自此校畢業,臺籍女性只有53人。換言之,臺籍女性必須經過艱苦的升學競爭與家庭經濟條件的配合,才能獲得接受中等教育的機會。劉秀華即為該校少數的臺籍女性之一,高等學校畢業後更赴日留學,順利於1941年取得日本女子大學家政學部修業證書。更於1942年6月取得師範學校、中學校、高等女學校教員資格。

中研院台史所藏:劉秀華畢業證書
 瀏覽大圖
劉秀華
 瀏覽大圖

▲圖4:1938年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劉秀華畢業證書。(圖像來源:楊基銓與劉秀華文書,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第五位主講人呂洪淑女(1944年出生,雲林北港人,呂國民之妻),曾任第11屆桃園縣議員總統府顧問。1967年,呂國民(1937-1991,桃園蘆竹人)因「叛亂罪」二條一,坐牢10年。呂國民曾托呂洪淑女的表姊夫吳文就轉告,如果願意等他出獄,就寄「帽子」給他;如果另有對象不再等他,就寄「拖鞋」給他,他便會識相地離開,是一段在政治監牢下備受煎熬的愛情故事。呂國民獲釋,兩人成婚後,1980年呂洪淑女更以「代夫出征」、「一人當選、兩人服務」的名義投入民主運動,參選立法委員,呂國民因政治犯的身分,不得助選,故口貼「撒隆巴斯」,以示抗議。

1986年呂洪淑女任第11屆桃園縣議員問政情形 1980年呂洪淑女參選立法委員的活動
 瀏覽大圖  瀏覽大圖

▲圖5:1986年呂洪淑女任第11屆桃園縣議員問政情形與1980年參選立法委員的活動。(檔案來源:呂洪淑女提供)

5位女性擁有不平凡的生命經歷,藉由她們的分享,才得以尋覓出這些女性以往沈默的身影,更期望以不同於男性的女性觀點,展現她們腦海中對臺灣的記憶與歷史。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

歡迎您親自透過第一手歷史檔案,來瞭解過往女性經歷的生活及走過的道路。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海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為深化歷史研究,向來致力於蒐集散藏於各地,不分族群、不問身分、不論性別等的民間檔案。然而,千百年來人類歷史,無論中外,均由男性觀點書寫與詮釋,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女性身影幾乎不得見諸於史冊;縱然得見,也是在父權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下,驚鴻一瞥。本次展覽特以「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以女性史料為主題,精選臺史所檔案館館藏的臺灣女性資料,從傳統女性、命運轉折、展現自我三個面向,展示從清領到戰後,百年來臺灣女性從傳統宗祧、香火繼承的附屬品,到參與社會、活躍職場的歷程。

本次展出的藏品,精選自臺史所多年來數位典藏成果,包括婚姻契書、人身買賣契約、個人日記、證件、公文、書信、圖像等數位化檔案。藉由數位典藏科技,不僅保存臺灣歷史檔案的多樣性;且能在彈指之間,以女性為主題,從不同視野,尋覓隱身在歷史長河中她的芳蹤。

有關特展的更多資訊請見:http://herhistory.ith.sinica.edu.tw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