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林士哲 本文章轉載自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電子報隨著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普及,為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並可利用GPS所提供的坐標,結合地圖等應用,如汽車導航、地點標示一一記錄;另一方面,一般出外旅遊、野外調查時,經常都會利用數位相機拍照,但問題在於觀看者很難光從照片本身來理解這些照片背後的地理位置相關資訊,包括照片的拍攝地點、空間的分佈、以及地理背景等都無法充分掌握。 現在,利用坐標與數位相機拍攝的相片來進行地理標記(Geotagging),即可將坐標儲存於相片的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中〔註1〕。EXIF為可交換影像格式文件,它記錄了數位照片的屬性和拍攝時資訊,包含日期、光圈、ISO、坐標等〔註2〕。利用這些資訊與地圖結合,可進行各種應用,如田野調查、生活記錄等,只要看到照片,即可知道是於何處所拍攝的。然而這也是有缺點的,它在使用上常遇到的問題是,此種方式僅能得知照片的地點,卻不知道拍攝方向。例如照片中的資訊在地圖上顯示位於十字路口拍攝,但卻無法知道朝向哪一個路口拍攝。 因此,以下本文介紹中使用的設備,除了將數位相機與GPS結合,並且內建電子羅盤(Compass),以提供拍攝時之方向,所有的資訊於拍照瞬間,皆一併儲存於相片的EXIF中,相當快速方便,且有助於現場的資訊提供。此外,配合中心GIS小組所開發的程式,即可於三維的虛擬空間中,展現其地理空間資訊;未來並可利用此方式,提供更多像是現地街景、建物等的現實資訊。 設備介紹 圖1.Ricoh Caplio 500SE與GPS模組不同於其他的消費型GPS相機,此坐標資訊可於螢幕中即時顯示WGS-84及羅盤方向資訊,並且可看到目前接收的衛星顆數,如【圖2】所示。因此,拍照時可將坐標、方位資訊直接加在照片檔案的EXIF中,非常容易地就可完成坐標和方位的記錄。 圖2.相機即時顯示坐標與方位如欲將拍攝結果的照片於電腦中呈現,可使用免費的工具EXIF Viewer軟體(Kuso Exif Viewer〔註4〕)來顯示照片的EXIF資訊,如【圖3】所示。由圖中可看出經緯度坐標經過Geotag後,已經寫入照片的檔案中。亦即地理坐標資訊已經儲存在影像中,之後亦可以在不同的資訊環境被應用,如網路上的許多電子地圖Flickr、Picasa Photo〔註5〕,便可針對具有地理坐標的圖片,直接顯示在電子地圖系統上。
圖3.以EXIF Viewer顯示相片空間資訊使用步驟 1.於中心GIS小組的開發工具網頁中下載程式(http://gis.ascc.net/ISTIS/tools.html)。安裝後,開啟程式。 圖4.程式介面4.於程式中設定要存成地標點(placemark)或照片套疊顯示(photooverlay)之存檔名稱及位置。 圖5.使用Plachmark結果6.選擇PhotoOverlay功能,可將照片的拍攝位置標示出來,並顯示其圖像的空間關係;透過轉換為KML檔於GoogleEarth中檢視,可直接點選圖片後,放大檢視圖片,如【圖6】所示。 圖6 使用Photo overlay標示7.相關範例可至GIS Center的網頁(http://gis.rchss.sinica.edu.tw/google/?p=264)下載KML檔觀看。 目前外界坊間已有愈來愈多結合地理坐標與照片的應用,且同時兼具方向的概念,如Google Map的Street View,Microsoft的Virtual Earth〔註6〕,如【圖7】,都具有街景的照片。透過這些技術,可以讓我們瞭解現實的空間資訊。最近更有Microsoft的PhotoSynth〔註7〕建立3D空間的瀏覽畫面,如【圖8】,可把照片帶入三維的空間中,讓場景能更真實地呈現。 圖7 Microsoft VirtualEarth圖8 Microsoft Photosynth結語
更多資料閱讀與查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