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0
撰文 / 文 / 吳鈞堯
圖 / 文 / 吳鈞堯

同學在臉書上找到我,掃描高中時代照片,上傳。久不見、甚至遺忘了容貌與名字的舊友,爲照片添註事蹟;往事,竟此復活。旅行於彼時彼地,考驗的是能扛多重、能走多遠,我們笑稱,乘坐「11」號公車旅遊。同學上傳沿北勢溪溯遊、太平山健行、北橫中橫南橫、溪頭阿里山縱走等。當時,坪林闊瀨國小尚未廢校,上太平山能瞧見火車棧道,中橫全線暢通,梨山是大學生暑假工讀重鎮,沿途可見救國團健行部隊,用雙腳、雙手,唱出滿滿的激昂
圖1:救國團登山隊員登頂玉山,插上國旗並鳴槍紀念。
〈登頂紀念〉,張才攝,年份:1950-1960,南投縣:信義鄉。圖片提供者:張姈姈。

高中唸工科,退伍就讀商學院,後從事文學與出版,一個選擇、一次轉彎,猶如過重山、移景觀,慢慢地,山深路陌,來自臉書的訊息像山谷回音,讓我、讓他知道,雲遠山深,卻人煙猶存。
同學入中年,已失去當年豪勇,雖不乏騎機車、踩自行車,更多的是乘車和搭機,分享各國各地的見聞。欣賞他們的留影,發覺旅行型態的演變,是社會型態更遞的另一層側寫。於藝文出版這些年,經歷台灣由貧、而康、而富的過程。出版是商業行為,著眼於利益與趨勢,遊覽叢書的出版亦呈現不同的旅行家對自己跟世界的觀看,而為了建立大量而穩固的旅遊叢書閱讀人口,出版社在主題、設計編排、深度、揭秘等著墨;甚且旅行家本身即充滿高度自覺。旅遊書種逐漸豐富,透顯旅行不是一人一事,而成為傾縣市之力、盡全國資源,戮力完成的城市與國家競爭。
「旅行文學」素來有之,進九○年代,華航與長榮航空相繼主辦旅行文學獎,將旅行和文學做了緊密的對話,旅遊叢書大旗揮舞,迎風招展。2004年胡錦媛教授編撰《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序文〈遠足離家──迷路回家〉,提到「旅行的最高境界便是旅行者跨越自我與異己 (the other) 之間的疆界,將封閉固著的空間轉化為自由開放,帶著『差異』回返家鄉」。她主張,旅行是跨越疆界的行為,旅行寫作者在離開旅行地點的「直接現場」,來到寫作的「間接現場」,以文字再現旅行行為,若以旅遊書籍證之,國人再現的「旅行」則非常豐富多元。
以往談旅行,多屬大塊山河、大片風景,一次覽足,所謂「俗又大碗」。這個主張在跟團的旅程中,被完整實踐。大姐常號召旅行,家族與她的鄉親為基本成員。出發前與大姐討論行程,我常提問,要去那麼多地方?要這般匆忙嗎?大姐說,景點不多去,她的鄉親會覺得「賠到了」。這是旅行的「遍覽」,趕行程、集景點,雖不為我所喜,但的確在旅程歸來時,提供樂好此道者,與親友抬槓的話題。
「遍覽」的短處由「主題」化補足。如遊客到金門,多屬三天兩夜跟團行程,因應季節、客層,劃分賞鳥、古蹟巡禮、美食、建築、攝影等主題。我有幾位朋友專程在冬天到金門,為了拍攝鸕鶿飛度盛景。特別是冬陽垂,鸕鶿暗影飛掠,橫過眼前的是飛翔,卻是看不精確、瞧不真實的飛翔。一大群的飛翔在空中,依稀要把天,整個飛走。我曾為了拍攝風獅爺尋幽金門東半島,風獅爺或在路邊、或躲村後、或佇立人煙罕至的雷區,我與風獅爺們對望,看見人跟神的渺小。人哪,本就輕微,而神的渺小是來自時間蒼茫流轉,人們還記得多少神的價值,或者說,神的啟示?
圖2:金門的湖前風師爺,相傳能辟邪招福、鎮風止煞。
〈護佑金門〉,kimiko Tsai攝,年份:2006。金門:金湖鎮湖前社區。圖片提供者:kimiko Tsai。
常見遊客低估「遍覽」,高估「主題」,我則以為不必輕視走馬看花,不須因深度旅遊而優越,大規模看、小範圍地讀,都反映了旅遊的不同面貌。
旅途中是否必須「購物」?「購物」是否有損旅行品質?上個世紀末,這個「癥結」因黃威融的《旅行就是一種SHOPPING》(新新聞,1997年)而解開。該書充滿票券、瓶蓋、T恤、地圖等旅遊時,極力取得的戰利品,抒發對時尚跟物件的迷戀。書籍大賣,賣出購物的合理性與意義,物件的書寫與出版,蔚為潮流,旅行如一趟「物事」之旅。
進二十一世紀,物件風潮持續,卻漸關注心靈層次。江秀雲著《我以為旅行可以療傷》(台視文化,2004年),用圖文揭示旅行的心靈功能。謝旺霖《轉山》(遠流出版,2008年),獲得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編排素雅,不以物件取得勝出,記載從雲南騎單車到西藏的歷程,強調心靈歷練;旅者的思維、旅遊地的文化特色,成為行文要點。曾於深坑玄奘大學巧遇謝旺霖,他說《轉山》快拍成電影了,部分文中場景作了替換。如被獒犬攻擊,改由其他的狗攻擊,本來是兩隻獒犬,現在增加了好幾隻,一來為了戲劇性,另是,哪找得到能夠演戲的獒犬呢。
追求「物事」或尋覓「心事」,很難自外於旅行,譬如江蘇雲錦是「物」,但七彩錦線穿插編織,織就錦線山水,風景無言,其實充滿語言,當與它凝視、神往,又哪裡不是「心事」。「物」與「心」相隨相伴,難以拆解。
旅行歸來,關於「物事」或「心事」畢竟難以述說與分享,最明潔者莫過於說明去過哪些地方。遊必有方,深入「硬體」肌理,是旅者必做的功課,建築師李清志著有《都市偵探學》(創興出版社,1997年),介紹巴黎、紐約、台北等地知名建築,以及品看觀賞的方法。我曾經手捧《都市偵探學》,邊看書,邊抬頭探向城市,第一次知道參差不齊的樓高與型態,蔚為城市的天際線。至此方知,大樓與音符,宛如孿生。而高明的建築師,心中必存有一組旋律,以樓的磚瓦、顏色、造型等,把無形的音樂深刻在堅硬的建築上。
無論是地方或中央,近些年的景點建設多是「軟硬兼施」的,新北市整理環淡水河自行車道、更新碧潭的同時,也製作九份、金瓜石等旅遊叢書,凸顯地方特色,並曾編撰《北縣文學課──臺北縣文學家採訪小傳》(北縣文化局,2009年)聚焦新北市籍作家,報導周夢蝶、王鼎鈞、蔡文甫、管管等多位文壇前輩大老,文字、文化與土地愈見融合
圖3:詩人周夢蝶的作品充滿禪意,曾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桂冠文學類」獎章。
〈詩人 成為一種職業〉, 阿發攝,年份:2010。新北市:新店。圖片提供者:阿發。網站名稱:數位島嶼。
圖4:《20堂北縣文學課──臺北縣文學家訪談小傳》書影,作者:李上儀等
,出版年份:2009。圖片提供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遠赴「他方」,換景移情,新鮮感十足;近履「在地」,卻能感受到台灣日新月異的變革。2011年春節期間,與家人赴平溪小住,八○年代平靜的山城擠滿觀光客,一整天,天燈燃放,朵朵祈福升起。有些店家就著鐵軌旁兜售天燈,火車嗚嗚來,旅客急急躲,等火車過了或停靠後再施放。 天燈成為平靜山城不平凡的故事,獲選為台灣上海世博的主題。
我們住了一晚,看天燈一個一個,載著祝福緩緩上升。我們看見許多人一起抬頭,看燈、看天、看未來。最後,天燈並無法成為星星,燈油衰,燈具成灰,驀然墜毀。然而,我們都謹記著天燈初上時,人們歡欣的喧嘩。那喧嘩,就是一種氣流,雖天燈不在,卻依然吹送。
火熱的平溪沿線,讓我想起世紀末最夯的旅遊書,彼德˙梅爾的《山居歲月──普羅旺斯的一年》(季節風出版社,1996年)。因為彼德˙梅爾恬靜美好的敘事,普羅旺斯風情盡現,吸引全球遊客朝聖。後來聽說,連彼德˙梅爾都搬離普羅旺斯了。
無論是普羅旺斯或者平溪,都可見「地方」如何經營特色,用來抗衡全球化,也發揚自身的特色。鄉鎮不是「地方」最小的單位。六○年代,即自聯合國引進「社區發展」觀念,八○年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營造」。營造什麼呢?「生活」當主題,如食、衣、住、行、育、樂,緊扣「在地文化特色」,希望讓各社區,呈現不同的特色
圖5: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透過社區營造計畫,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增進居民之間的互動與關懷,讓客家文化
得以傳承和發展。〈同心‧協力〉,咩咩叫攝,年份:2009。雲林:崙背鄉港尾社區。圖片提供者:咩咩叫。

2009年,我曾應農委會邀請,於三義、新社等地,參訪了以「飛牛牧場」為首的社區規劃,以及新社鄉餐飲業如何參酌「薰衣草森林」,敘述自己的故事。一般都由人、文、地、產、景等,找到「社區營造」的特色,卻不是每一個社區都能順利找到。猶記與新社鄉鄉民,站在廢棄隧道的野路上,遙眺歷史、近看荒林。微風吹、往事近;嘆息深、鄉情厚。沒有社區營造,就沒有一群因共同歷史,而群聚的鄉民。
社區營造艱困,是「認名」到「命名」之間,不易著墨。認識地名容易,卻常不著痕跡,而讓遊客或他者以深刻的方式認識,就是一種「命名」。著名空間研究學者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提到,「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命名是一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就成了地方」。「空間」缺乏生命,「地方」才具備活力,他又說,「地方不單只是有待觀察、研究和書寫的事物,地方本身就是我們觀看、研究和書寫方式的一環」。
作家也寫地方特色,廖玉蕙、蔡全茂以圖文合著《曾經的美麗》(天培文化,2001年),表現捷運板南線、蘆洲古厝等。劉克襄《迷路一天,在小鎮》(皇冠出版社,2002年),漫遊富岡、芎林、雙溪、菁桐、深坑等小鎮,不僅描寫風景跟旅程,並敘及地方產業。
另外,飲食書寫雖獨立為類型,實與旅行風氣大盛相關。焦桐《臺灣味道》(二魚出版,2009年)兼顧美食與地誌記趣,美食凸顯地方特色,成為旅行的誘因。吳清河著《為小吃走天涯》(二魚出版,2009年)、陳靜宜著《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聯經出版,2011年),美食與旅行緊密相扣。我有一位朋友,為花蓮扁食的特殊美味,專程搭夜車,於晨曦初升之際,吃一碗扁食
圖6:《臺彎味道》書影,作者:焦桐,出版年份:2009。
圖片提供者:二魚文化出版社。

書,寫旅行。「遍覽」或「主題」、「物事」或「心事」、「硬體」或「軟體」、「他方」或「在地」、「認名」或「命名」,或因食物的誘引而出遊等;透過出版,讀者亦擁有一雙旅人的眼睛。
臉書,是「書」嗎?同學與朋友展示遊覽歷程,客廳中慶生、哈爾濱滑雪、香榭大道喝咖啡、巴西嘉年華……近與遠,私語與壯遊,遊旅無所不在。
高中同學重遊北勢溪健行路線,上傳一張路標指示圖。左轉灣潭與張家莊,前行保成坑跟虎豹潭,北勢溪需右轉。而彼時我們扛帳逢、睡袋走過的荒野小徑,至今,已被稱之為「古道」。

【本文轉載自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島嶼.萬種風情網站 http://knowledge.teldap.tw/million/index.php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