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14
撰文 / 文 / 周婉窈
圖 / 文 / 周婉窈

1895年5月8日,中日馬關條約換約,清廷正式將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永遠讓與日本,然而臺灣紳民不願接受被割讓的命運,起而抗拒日軍前來「領有」,組織「臺灣民主國」,惟旋即瓦解,日軍和平進入臺北城。其後日本殖民當局舉行始政典禮,著手進行臺灣的治理,也隨即展開殖民地教育的預備工作。但是當日軍從三角湧(三峽)、大嵙崁(大溪)往南推進時,沿途遇到臺灣人民激烈的反抗,直到日軍和平進入臺南城,已是10月21日。從日軍澳底登陸算起,至此四個月二十六天。臺人的抵抗,一般稱為乙未抗日,雖然不是全民參與(多數紳商、原住民未參與),仍具有濃厚的保鄉衛土的全民戰爭的色彩。
早期幾任總督的統治,幾乎都在兵馬倥傯中度過。日本領有臺灣的第二年(1896)元旦,發生芝山巖事件,接下來是一連串的「隱謀」(陰謀)事件。為平定反抗,乃木希典總督曾實施三段警備制。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任1898-1906)奠下統治大方針,一方面舉辦攏絡舊士紳的揚文會、饗老典等活動,一方面加緊控制,以律令公布「匪徒刑罰令」,以嚴刑峻法鎮壓本地抗日游擊勢力,遭處死刑的「匪徒」以數千計。1915年發生噍吧哖事件,當局也是根據此令處理,遭死刑判決者高達八六六人。後藤新平主張以「生物學之法則」治理殖民地,尊重臺人舊慣,不遽然強加改變(其中也有財政的考量,以此減低變動成本。)為建立對殖民地的客觀認知,殖民當局進行各種大規模的漢人慣習調查,後擴大包括原住民
圖01:1895年6月26日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從大稻埕遷移至八芝蘭(士林)芝山巖
,同時創設芝山巖學堂招募學生,為日本在臺實施殖民地教育之濫觴。隔年1月1日芝山巖
學堂五位學務部員楫取道明、關口長太郎、井原順之助、平井數馬、桂金太郎,以及陸軍
通譯中島長吉,擬前往總督府慶祝新年,由於交通受阻退回學務部,其後與抗日分子對抗
,全數遇害,史稱「芝山巖事件」。圖為六位罹難者,後世尊稱為「六氏先生」。〈芝山
巖遭難學務部員〉,出版年份:1944。圖片提供: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圖02: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圖右)與其副手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1857-1929,圖左),於任內安撫攏絡舊士紳,嚴厲鎮壓抗日游擊隊,並且積極推動各
項調查事業、建設交通、改善衛生、振興糖業、改革警政,使得臺灣治安平定,財政自
立,也為日後的殖民統治奠下基礎。圖為日治時期所發行的明信片,下方印有「博物館
落成記念」字樣,背景建築是1915年落成的「故兒玉總督後藤前民政長官紀念館」,同
年8月「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遷移至此,為今臺北二二八公園內「國立
臺灣博物館」之前身。〈兒玉總督與後藤民政長官〉,出版年份:約1915。
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

殖民當局在臺灣進行各種近代化建設(如電信、鐵路、銀行等),同時也帶來近代性(如理性思維、合理性、公德等),但是在殖民地,「近代性」中最重要的作為個人和群體的「主體性」卻付諸闕如。1920年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可以從這個角度予以理解──在文化上主張保有臺灣的獨特性,在政治上追求殖民地自治。這個反殖民運動採取體制內路線,延續十四年,其間數年有臺灣文化協會之佐贊,不失為殖民地臺灣最大規模的知識分子反殖民運動。臺灣政治運動社群,從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開始,歷經一連串的分裂,至19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興盛之後,不是偃旗息鼓,就是被當局消滅殆盡,如臺灣民眾黨遭取締解散(1931);祕密活動的臺灣共產黨,也受到致命的打擊和壓制
圖03: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由林呈祿黃呈聰蔡培火等旅日臺灣留學生林獻堂、蔡惠如等有識
之士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要求在臺灣設置擁有特別立法權和預算審議權的民選議會。從1921年至1934
年之間,總共提出十五次的請願,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群眾基礎最廣的反殖民運動。期間
為應付來自臺灣總督府的壓力,蔡培火蔣渭水等人於1923年組織「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希望以組
織的力量來推動請願。該會原先預定在臺北成立,但因遭官憲取締而移至東京。此舉引起臺灣統治當局
嚴重不滿,於同年底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對全臺請願運動分子展開大檢肅,是為「治安警察法
違反嫌疑事件」,史稱「治警事件」。圖為大正十二年(1923)2月16日於東京發布的臺灣議會期成同
盟會會則。〈大正12年(1923年)〈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會則〉中文油印稿〉,年份:1923。
圖片提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圖04:臺灣文化協會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文化啟蒙運動與反殖民運動之團體。1921年由蔣渭水林獻堂
等人籌組成立,其幹部與會員多為地主、知識分子。協會成立後,廣設讀報社、舉辦各種講習會和演講會
,大力推展文化啟蒙運動。1927年1月因運動路線分歧而分裂,由連溫卿為首的左翼青年取得領導權。
1931年在臺灣總督府嚴格取締左派勢力的情況下,幹部紛紛被捕而形同解散。圖為大正十四年(1925)
10月9日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州支部成立,成員於新竹《臺灣民報》批發處攝影留念。〈1925年10月09日
台灣文化協會新竹州支部成立紀念攝影。前排坐者左五葉榮鐘。〉,拍攝年份:1925。
圖片提供者: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居住於山區的臺灣原住民原屬清帝國之「化外」,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翌年才被劃入管轄範圍,但二十年後日本領有臺灣,山區部落第一次遇上近代國家。日本殖民當局沿襲清朝的作法,將山地原住民畫入不同於一般行政區的「番地」(日文原文為「蕃」,中文轉譯為「番」,下同),以警察為主力予以統治。面對強權入侵,原住民固有的政治和社會組織,以及傳統文化和規範受到嚴重的衝擊,政治權力結構金字塔化,原本獨立自主的部落被壓在最底層。在此一大背景之下,由於若干近因的加成作用,1930年在霧社地區發生震驚全島和帝國內外的霧社事件。在此之前發生的太魯閣戰爭(1914)和大分事件(1915),屬於同一大歷史脈絡,是拒絕被入侵強權馴化的可怕代價;部落若反撲,結果更是慘重。少數布農族人抗拒到日本統治結束時仍然是「未歸順番」
圖05: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844-1915)於1910年實施「五年理番計畫」,企圖以武力
鎮壓的方式迫使全臺原住民歸順。計畫初期以武力掃蕩「北番」(泰雅族),同時將保護拓墾事業的
隘勇線持續向山地推進。在完成了西部泰雅族的掃蕩之後,1914年由佐久間總督親自披掛上陣,率領
總數兩萬多名的士兵、警察、嚮導、腳伕、開路工人征伐東部尚未歸順的太魯閣族。二千餘名的太魯
閣族人在山區與火力、人數遠占優勢的日軍激戰兩個多月,最後仍因力量相差過於懸殊而落敗,史稱
「太魯閣戰爭」或「太魯閣事件」。圖為日治時期太魯閣族的瞭望臺與村落一景。〈太魯閣生番人的
瞭望台與村落(タロコ生蕃人ノ遠見臺ト村落)〉,出版年份:約1910年代。
圖片提供者:國家圖書館

殖民統治下的近代化,造成殖民地性和近代性之間的糾葛,也就是一事一物往往具有這兩個面相。例如日本在臺灣努力推行初等教育,以全部臺灣男女孩童都進入公學校就讀為目標,但中等以上教育就不予鼓勵,早期臺灣子弟甚至沒中學校可讀。又如公學校教學內容充實,且品質稱得上優良,但袪除了臺灣歷史,代之以日本歷史;修身教育則幾乎全以日本人為道德楷模。也就是說,再好的東西就是欠缺那麼一點點──那美好事物不可或缺的主體性。這類的糾葛帶來了殖民地的曖昧性。臺灣的殖民地教育以日語為教育語言,由於入學率逐年提高,最後終於造就了一個說講日語的世代。日語不只是殖民者的語言,它也是積極追求西方文明的殖民者的語言,因此,日語成為通向世界的窗戶。臺灣日語世代透過日語,接觸到一個美麗新世界
圖06:深色齊一的制服,帶有洋風的紅磚式校舍,附有籃球框的操場,祛除臺灣歷史的教科書,以日語
為主的教育語言──兼具同化、現代化與差別待遇特徵的初等教育日治時期普遍推展開來。此圖描繪
當時初等教育學校設施的外觀,原收錄在臺灣總督府發行的《初等圖画》教科書中,作為提供給小學四
年級生觀摩學習的美術課教材。〈學校〉,楊孟哲收藏、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出版年份:
1936。圖片提供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黃土水有如平地出現的高山,在臺灣人都還不知道何謂近代雕刻時,突然崛起,並且走進帝國的美術殿堂。捕捉故鄉嘉義的光與影的陳澄波說:「我,就是油彩!」女畫家陳進則用膠彩精描細繪出人間美好事物。我們也聽見鋼琴聲,是江文也在頌揚那南國的綠田和白鷺鷥。到中國的張我軍主張大家用北京話寫小說,但在絕大多數人不熟悉北京話的臺灣,寫給誰看?有舊學底子的賴和嘗試寫臺灣人看得懂的白話小說(惟有點難懂)。令時人和後人津津樂道的是,楊逵、呂赫若龍瑛宗寫出了可以媲美「內地」(日本本土)作家的日文小說。但是,那畢竟是殖民者的語言,如何寫給臺灣的大眾看呢?如何原汁原味描寫臺灣?即使用臺灣話文寫作,遇上的最大困境是:教育語言是日語,年輕人已經看不懂漢文,何況是白話文,還要創很多新字。殖民地總是「由不得自己」,沒有國家語言政策來配合,臺灣話文運動終究是逆水行舟
圖07:黃土水(1885-1930)出生於臺北艋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受民政長官內田嘉吉
推薦前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雕刻部就讀,成為該校首位臺灣學生。1920年以石膏雕塑〈蕃童〉入選
第二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帝展),是第一位作品入選「帝展」的臺灣人。黃土水在1928-
1930年間投入巨型浮雕〈水牛群像〉的創作,將故鄉的水牛、牧童、蕉葉等饒富生命力的南國田園
景致形塑出來。作品完成後不久,黃土水就因勞累過度,加上盲腸炎延誤就醫而辭世。此幅作品現
藏於臺北市中山堂,複製品則由臺北市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收藏。
〈水牛群像〉,創作年份:1930。圖片提供者:臺北市美術館

作為臣屬於帝國的殖民地,當殖民母國有大變動時,勢必被捲入漩渦。1931年日本發動滿洲事件,朝鮮和臺灣都明顯受到影響;1937年日本發動「支那事變」(盧溝橋事件),殖民地進一步捲入日本的對外征戰,到了1941年大東亞戰爭,更是「一億總動員」。然而,當日本本土軍國主義、皇國思想如日中天之際,殖民地畢竟不是「血緣」上的日本人,因此必須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試圖將殖民地人民改變為「真正的日本人」。即使於1879年納入日本版圖的沖繩縣(原琉球國)的人民也還需要「皇民化」。
日本的對外征戰不斷拉長戰線,為了擴充兵源,終於在朝鮮和臺灣實施志願兵制度,為將來實施徵兵制鋪路。在戰爭動員的過程中,許多殖民地青年寫「血書」志願當兵,甚至是當軍伕;女性則志願當軍中看護婦(護士)。臺灣人以軍屬(軍中文職人員)、軍人身分捲入戰爭的人數共二十萬七千餘人,其中死亡三萬三百餘人。除此之外,殖民當局透過各種組織動員臺灣人支援日本的對外征戰,如「農業義勇團」、「臺灣特設勞務奉公團」等,另有由原住民青年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八千多名的「海軍少年工員」則是到日本本土神奈川縣學習製造戰鬥機
圖08:隨著日本對外戰局的擴大,為了補充兵源,分別在殖民地朝鮮和臺灣實施志願兵制度。臺灣在
1942年2月開始募集「陸軍特別志願兵」,隔年7月招募「海軍特別志願兵」;臺灣人在錄取受訓後入
伍,成為正規軍,前後總計有5500餘名陸軍特別志願兵,以及11000餘名海軍特別志願兵。本圖是桃
園楊梅的青年吳盛榮受錄取進入「陸軍兵志願者訓練所」之前與親友的紀念合照,由戰前在當地開設「
金淼寫真館」的吳金淼於1942年7月5日所拍攝。〈祝陸軍特別志願兵吳盛榮君入所〉,吳金淼攝影,
拍攝年份:1942。圖片提供者: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
圖09:盧溝橋事件以後,日本軍方為解決在占領地因中方「焦土政策」無法取得糧食,以及戰線過長、
補給不易等問題,要求臺灣總督府於1938年4月中旬派遣農業指導員與農夫約1000名,組成「臺灣農業
義勇團」,前往上海以「現地栽培」的方式種植蔬菜、養殖家禽,供應日軍食用,並到附近農村協助指
導農作技術。義勇團員以臺人為主,又被稱作「軍農夫」,「農業戰士」或「鋤頭戰士」。圖為新屋庄
(今桃園縣新屋鄉)被招募入伍的臺籍青年,臨行前與家人朋友合影留念。
〈新屋庄農業義勇團出發記念〉,吳金淼攝影,拍攝年份:1938。圖片提供者: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

1945年8月15日正午,在天皇的「玉音放送」中,日本宣告戰爭結束。絕大多數的殖民地人民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面對日本投降的大變局。日治時期臺灣最大規模、為時最久的反殖民運動是走體制內改革路線,殖民地自治是其極限;若主張臺灣獨立則是挑戰統治體制,是無法公開討論的選項,因此不在一般人的思維中。可能因為這樣,二戰結束後,全球許多殖民地紛紛獨立,臺灣卻迅速被「回歸祖國」的論述所籠罩、席捲,走向一條世界上可能很少見的路途,陷入了另一個類殖民的困境中。
殖民統治下的近代化,為臺灣帶來很多近代社會才會有的好事物,例如奴婢身分的消除、女性受教育、妻子有離婚請求權等。然而,由於是殖民地,很多遺蹟或遺產,需要轉化才能化為具有正面意義的東西,而我們正是那個可以化負面為正面的主體。「沙韻之鐘」的故事,是軍國主義的神話,但是泰雅姑娘沙韻真實存在,她有如我們美麗的深山奧林,魅惑著我們,要求我們參與紛歧的過去,走向共同的未來
圖10:1938年秋天,南澳利有亨社教育所的老師田北正記接到軍隊召集令,即將赴前線報
到,當地泰雅族十七歲的少女沙韻與同伴替田北老師背負行李,送他赴征途。途中經過南
溪上方臨時搭建的木橋時,沙韻不慎滑落溪中,被前晚因豪雨暴漲的溪水所吞沒。1941年
4月,第十八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為了表揚沙韻的事蹟,特別頒贈一只刻著「愛國乙女サ
ヨンの鐘」(愛國少女沙韻之鐘)字樣的鐘給利有亨社紀念。消息傳開後,在戰爭期間形
成一股風潮,時人為沙韻賦詩、寫歌、作畫,最後還拍成電影,甚至寫入小學的教科書中
圖為日治時期攝影師松山虔三所拍攝的「沙韻之鐘」,刊載在《民俗臺灣》中。
〈照片:リヨヘン〉,松山虔三攝影,拍攝年份:1944。
圖片提供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本文轉載自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島嶼.萬種風情網站 http://knowledge.teldap.tw/million/index.php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