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5
撰文 / 文/愛亞
圖 / 文/愛亞

        展開臺灣地圖看一看,發現臺灣有許多溪河,但實際上因為地形影響,溪短河淺,有時腳下踩踏一方方大石便過了河,而水略深處險灘瀑布不少,也不宜船航,大都架設大橋小橋解決問題。
        可是總有需要渡船的時候。
        我有朋友在臺灣北部曾擁有小半山橘園,去摘橘的我們到達時才發現橘山被北勢溪攔繞,根本無路可走。正此時,一隻舟來,撐篙的船人說長時大雨,谷地積水漸漸與北勢溪匯聚,無法驅趕,山上尚有幾戶人家,因此他弄來一條小船,平時泊在山窪小睡吃茶,若有人召喚,他便給撐篙,將人、貨渡到彼岸,不知該收錢若干,每每便說:隨意,隨意。根本賺不幾文,他說:反正閒著。其實從前清平的日子裡臺灣許多渡船也就是兩角五角到五元十元的收費。挺有沈從文《邊城》的味道不是?後來橘山與附近原有的觀光景點翡翠谷、鷺鷥潭、太陽谷、火燒樟溪這些許多人的美麗記憶,在1987年翡翠水庫完成時一起沉入了水底。
        船與水的浪漫總令人難忘,譬如關渡八里間的渡船,一直以來都是那兩地居民的唯一交通工具,現在的大型機械船賣紙本票,早期則也是一人擺渡的小木舟,清朝時即如此了,看這張1940年鄧南光所攝照片,乘客的圓框眼鏡、遮陽傘及女客的改良式唐裝,在在說明了船過並非水無痕,這交通工具將城裡的時尚來來去去地交通了。
關渡八里之間以渡船為主要交通工具
(〈度船上‧關渡八里間〉,鄧南光(臺灣, 1907-1971, 藝術家),
創作日期:1940。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真正方便自在的交通工具腳踏車,1889年由日本輸入臺灣,自行車、鐵馬、孔明車、自轉車、單車、腳車,都是它的名字。
        在過往不論哪個年代,腳踏車都不屬廉價的東西,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咬牙購買第一輛腳踏車的經驗,這東西太有用!交通、運輸、遊戲,又沒有貴到離譜,非買不可。腳踏車配穿一套白衫褲加一雙白皮鞋,摩登瀟灑誰人跟我比!如果二輪木板車訂製一個套環,往腳踏車座椅下一套,就變成了腳踏貨車,比人體推拉省力又拉風。不過若是運送大又重的東西還是要靠人力板車,有一種拉桿長、車輪大、承貨板本身也大的木製傢伙,雖然只一人拉動,卻因設計符合人體工學,拉運貨物可以快速省力,有時也在車後增一人助推。另有一種矮身、車輪較小拉桿較短的人拉車是靠苦力猛勁拉的,拉夫常穿一雙黑色日本橡膠分趾鞋(たび足袋)使勁地將力道借腳蹬地拉動貨車!看了讓人不忍。倒是鄉間仍十分常見的牛車,城市倒很少見到。
腳踏貨車與人力板車是汽車尚未普及時代的主要運貨方式。
(〈台北,北門口平交道〉,鄧南光(臺灣, 1907-1971, 藝術家),創作日期:1941。
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人坐的車除了腳踏車,人力腳踩的三輪車在1950年之後的15年間最是普遍,那時三輪車會在固定點排班,上車前先講好地點,車夫會依路程遠近和人數多寡來決定車資,那是可以講價錢的年代,但對以勞力存活的苦力人,許多人也不願多講什麼。一般人當時絕少擁有私家轎車,經濟寬裕些的自己家中或有能力有一輛拭擦淨亮的私家三輪車,而養一個車夫也所費不貲,不過這也是昭告自己身家地位的道具,對有錢有辦法的人不可或缺。
        三輪車平日可將棚扯起遮陽或將棚後布蓬捲起吹風,下雨則放下前蓬遮雨,車內變成一個小世界,談戀愛的男女最愛在小世界內牽個小手……
1960年代開始,計程車與巴士逐漸取代腳踩的三輪車,成為現代人的代步工具。
(〈雨中即景〉,鄭桑溪(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1964。
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到1960年,計程車在城市的街道奔跑了。出租汽車早在日據時就有,但以大衆化普遍性地服務民眾則是40年前開始。初初會駕駛汽車的人不多,第一、二批計程車司機有頗多是經政府輔導由三輪車夫轉業,歷來將汽車當奢侈品的人很不容易接納計程車,坐那麼一趟常讓計價表跳得心臟也猛跳猛跳。
        很有一段時期三輪車夫與計程車駕駛之間有不愉悅心結,社會進化必須狠心做淘汰工作,確實有著困難及莫可奈何。不過大巴士仍然是人們生活主要的必備,近程坐公共汽車,稍遠便乘公路局汽車,一直地,臺灣的人們都習慣說「坐公路局」。

        1954到1957年我曾有乘坐火車由湖口到新竹的小學通學生活。
        很少有人不對蒸汽火車頭入迷的吧,我每日趕約會一樣在放學後站立新竹火車站月台盡處,與黑金剛火車頭相看,日日月月不厭膩。
        蒸汽火車頭是不反光烏黑濛濛的龐然大怪,但它其實生得非常漂亮。長車頭後面珍式掛勾連結了一個方形煤水車斗,常常火車頭得駛到高高的鐵架水塔下,將車斗對準由塔上垂下的黑色橡皮巨管,等待巨大皮管嘩地一下暴落大水灌注。裝水的車斗另一邊裝大量黑煤,只要坐在第一節車廂,就可以看見開車前及車駛在半路時司爐工揮動粗壯的手臂,將黑煤以圓鍬鏟入燃著旺旺紅火的燃爐,煤將水煮沸產生蒸汽,蒸汽推動火車頭拉起一長列火車,不管他叫史帝文生還是司蒂芬遜,發明火車,那人真是偉大!
蒸汽火車以燒煤炭將水煮沸,利用水蒸汽帶動車體,現已不復見。
(〈蒸汽火車頭〉,鄭桑溪(臺灣, 藝術家),創作日期:1959。臺北:臺北市美術館。)
        當年的火車車廂最「高級」的是對號快車的皮座椅,頭頂有圓罩電扇,快車也不錯,普通車是木製椅子,初時沒電扇,夏熱便有許多人擠站車門而立,危險極了。有一種貨車鐵殼車廂改成的客運車廂,黑車身內漆作淡淡的綠,座位是無靠背長條櫈倚牆排列,有的甚至只有車廂完全沒有座椅,只能站立卻又沒有吊環扶手……
        火車鐵軌常在直軌旁有岔出的彎軌,那便是火車可以轉彎的意思,彎軌旁一定有一個可愛的轉轍器,算準了時間,工作人員會用雙手轉動轉轍器讓直軌封住而方向朝向彎軌,於是火車駛到彎軌便轉彎了。
        煤水車斗添煤時司爐會將燒過的近粉紅色的廢棄煤渣拋在地上,很多人會用扁擔挑竹簍去取了鋪路,以前少有柏油路,黄泥地下過雨鋪煤渣最好用,也有老人小孩取了布袋在煤渣裡選揀未完全燃盡的生煤,聚少成多拿回家就可以起火煮飯啦。
        坐一兩趟煤水式火車就會在頭髮中觸摸到一粒、兩粒、三粒……煤屑,半周一周下來,洗頭髮水都是黑的,好玩。

【本文轉載自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島嶼.萬種風情網站 http://knowledge.teldap.tw/million/index.php

了解台灣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