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70
撰文 / 蘭文里
圖 / 蘭文里

2010、11年歲交替之際,政治人的犀利眼光,也開始投向2012年總統大位。誰配誰、誰與誰搭檔、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成了鄉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回顧歷史,關於中華民國總統的掌故,大家多已如數家珍。又是那位政壇名人,可以拿下中華民國在位最久副總統的頭銜呢?答案是前監察院陳履安先生的父親陳誠先生。

在戰後的臺灣歷史中,曾經有一段時光,政壇並不存在有組織的反對黨,而是由中國國民黨單獨承擔國家治理的責任。中華民國行憲之後,第一任正副總統為蔣中正李宗仁,但造化弄人,國共內戰戰局惡化,蔣中正一度下野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卻又因共軍毫無談判之意、「百萬雄師過大江」,讓李宗仁心力憔悴、黯然赴美。1950年蔣中正在臺灣復行視事,陳誠先生也於當年接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一職,開啟了臺灣歷史上的新局。

筆者還記得就讀高中的青澀年代,正是政治民主化剛剛開展的關鍵時刻,因為參加文化社團,曾經接觸過一些本省籍的老前輩;他們對於歷史課本中津津樂道的土地改革頗多怨言,認為政府剝奪了他們的私有財產。不過,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由陳誠先生在1949年所開展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確實讓當時的社會更加公平,從而穩定國民政府在臺灣執政的民意基礎。也因此,陳誠先生於1954年獲得中國國民黨提名,當選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二任副總統。並且於1958年俞鴻鈞先生辭職後,以副總統身分兼任行政院長。

1960年,中華民國行憲之後第三任正副總統選舉即將舉行,但在此時朝野卻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氛。對於自由派人士來說,蔣中正先生競選第三任總統,是明顯的違憲之舉,胡適先生等學者皆紛紛在刊物上向蔣總統提出忠告,希望蔣先生可以個人名利之犧牲,維護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與民主自由;無奈蔣先生仍認為他有責任領導國家、完成反共復國的大業。於是,不只是政論雜誌本身,「自由中國」這塊招牌,也面臨了檯面上的第一次大分歧,最後以執政者的勝利與言論箝制替這場辯論畫上句點。

不過,陳誠先生的競選連任,基本上是合於憲政體制。因此,在這份由臺灣省諮議會典藏的檔案中,我們知道當時省議會特別致電陳誠先生,恭賀順利連任副總統一職,而陳誠先生也覆電答謝省議會,檔案所典藏的電文,筆者書錄引於下。

臺灣省議會黃議長朝琴兄、謝副議長東閔兄暨全體議員先生勛鑒:
猥以非材繆膺連選,比承電賀,徒增愧恧,特電復謝,陳誠卯支機印。

副總統陳誠連任覆謝省議會祝賀電

副總統陳誠連任覆謝本會祝賀電。在這份省議會公報中,我們可以看到陳誠先生於1960年致電省議會答謝賀電的詳細內容。

引用資訊:臺灣省議會(1998-12-21)。[副總統陳誠連任覆謝本會祝賀電。]。《數位典藏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560477(2011/06/07瀏覽)。

陳誠先生於1965年過世,共擔任兩任11年副總統。他雖然對蔣中正先生保持忠誠,但也和自由派知識份子保持聯繫與交誼;他曾獲蔣中正提名為國民黨副總裁,和蔣中正高度分享戰後臺灣的黨政權力;他的施政為臺灣奠定民生與經濟發展基礎,但迫於時勢,全世界維持最久的戒嚴令也由他簽署。他與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譚延闓之女譚祥結婚,其子陳履安先生也任職公部門、官拜監察院長,並曾與王清峰女士搭檔競選1996年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在戰後臺灣政壇享有一席之地…。

我們今日又該如何評價1960年代?有人說那是個自由民主遭到無情彈壓的年代,也有人說那是臺灣奠定往後經濟起飛基礎的年代。回首這份陳誠先生的檔案及生平,在檔案文字的行禮如儀之餘,我們或許更能夠深刻體會歷史與人所蘊含的多面性。


如何近用陳誠先生檔案?

您可連結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1560477,欣賞由中央研究院與臺灣省諮議會共同完成之數位化檔案。亦可造訪數位典藏與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digitalarchives.tw/),於聯合目錄資源以「陳誠」為關鍵字檢索,即可瀏覽國內各大典藏機構之相關數位化文化資產


想了解更多有關譚延闓先生的故事?

國民政府第一任主席和行政院院長譚延闓(1880-1930),自幼聰穎好學,11歲就被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譽為奇才。身為清朝最後一次國家考試的準狀元及民國建立後的革命派政治家譚延闓,其廣納百川的政治氣度與調和鼎鼐的能力受時人稱頌,這位中年早逝的政治家、書法家、美食家、陳履安先生的外祖父譚延闓,到底是什麼謎樣的人物?更多的故事請見:
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


複製